老钱又叹了一口气,脸上的皱纹好像多了几条,好似一下子就苍老了几岁。
老郭的脸色松动,“我老郭是粗人,只知道把大晋的东西运到桃源镇来卖,其他的东西我不是很懂,老钱你今日来找我有什么事吗?”
老钱直截了当地说了,“其实造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北漠商业没有大晋发达,他们的商人也少,能带出来的东西也少,而我们这边的商人多,毕竟物以稀为贵,我们的东西多了自然也就不珍惜了……我需要一个很好的货物来打破大晋商人被压制的局面,若是我们这边有了他们趋之若鹜的东西,或许局面会更好一些。我来是想问问你知道京城姜怀雪的话本子吗?我觉得这个可能会卖出大价钱,特意来找你商量。”
老钱说这话的时候,姜怀雪和顾宴清刚刚从楼上下来,也听到了这句话。
姜怀雪坐到老郭旁边,随意一问。
“这位先生,姜怀雪的话本子我知道,但是这话本子只是在京城比较出名,你是怎么知道的?”
老钱见这年轻人来桌上,老郭也没驱赶,而且还知道姜怀雪的话本子,也和声和气回答了。
“是这样的,上次从京城来了个商队,我见他们许多人在客栈休息的时候都在看几张纸,还有人聚在一起让别人念,我就多留心了一下,才发现那是京城一个人写的话本子,你知道的,我们商人总是很敏锐,”老钱对着姜怀雪笑了一下,“自从那次开始,我就特别注意到来往商队,特别是从京城来的商队,我发现他们闲暇时刻最多的就是看姜怀雪的话本子,而只有京城来的商队的看这话本子。”
老钱从袖子里掏出一本书,上面写着《我在京城开酒楼》的字样,“是以我推断,姜怀雪写的话本子在京城很出名,但是缺少推广,且话本是连载,每一卷都是新的,这就不存在货物重复的情况……若是我们卖姜怀雪的话本子,那北漠的商人可能会主动与我们合作,而且姜怀雪的话本子可以推广到整个大晋,甚至是隔壁北漠,姜怀雪也能出名,这是个两赢的生意。”
“老郭人耿直,商队的规模也大,又正好是来自京城的商队,那我就直接来找老郭了,”老钱把话本子推到老郭面前,“老郭,怎么样?这个生意你是干还是不干?”
老郭哈哈一笑,拍上姜怀雪的肩膀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