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955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(一) (6 / 9)

作者:望舒慕羲和 最后更新:2022/1/7 0:01:07
        所以,这种理论上的事,大顺不敢用。

        既如此,加税不行、国债不能,那就只能保持盐政不变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伴随着松江府的商业崛起,皇帝的养猪政策,以及巨额的海外贸易,让皇帝看到了一个新的、可替代的“紧急财政”来源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里面,就有一个“盐政改革”一直没有实行的重要因素:

        大臣们提出的盐政改革方案,所有方案,都能保证一件事:盐税不会比之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所有方案,都没解决一个问题:一旦发生紧急情况,改盐引为盐票,不再垄断,那么紧急财政需求谁来出?

        看似盐商每年报效的也不是很多,平均下来,一年一二百万?

        但关键就在于这个“紧急”、“平均”的区别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年无灾、不打仗,也用不着盐商报效,财政基本不缺钱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旦今年大灾,打仗,才需要报效捐献。

        崇祯十三年的500万两白银,及得上每年多收50万收275年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