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拓摆摆手,傲然道:“有什么好担心的,现在商贾势力小,没有形成气候,得赶紧把他们规范起来,让他们服从朝廷的命令,不然等以后就麻烦了!”
“嗯。”
苏州府距离应天城很近,快马三日便能赶到,当朱元璋收到这份奏章后,便叫来了六部尚书一同议事,而六部尚书得知此事后,齐齐露出了震惊脸。
肃王还真是个不安分的主啊,让他去全国各地巡视民情,可他到了苏杭的地界,就赖着不走了,还想放开对商人的限制。
这不是异想天开吗?
刑部觉得,商人的四处流窜,会增加犯罪几率,不利于民间稳定。
吏部觉得,商籍本就是低人一等,若是放开了商籍的限制,那么商人的地位会提升,接下来呢?商人可以考科举吗?可以进入朝堂吗?
六部中,只有户部卓敬表示了同意,主要是卓敬能意识到,若是放开商人的限制,大明的经济会变得繁荣,会提高国家的税收。
朱元璋听着他们的话,沉思了好一会儿,说道:“你们的担心不无道理,朕同样对商人没有任何好感,他们只会毫无下限的索取,而不会为大明贡献什么……”
“那陛下……是不同意肃王的想法?”卓敬小心翼翼的问道。
朱元璋摇摇头,认真的说道:“苏杭是朝廷的税赋重地,不能出任何的岔子。不过,既然那逆子想试一试,朕就给他这个机会吧。”
“啊?”六部尚书十分惊讶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