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开心的莫过于姚广孝了,这位一生致力于造反的谋士,瞧着这其乐融融的一幕,叹道:“大王,幸亏陛下有意传您皇位,要不然就凭岭南的实力,谁当了皇帝都不好使。”
解缙不屑的说道:“妖僧,幸亏你是大王的属官,要是跟随其他藩王,恐怕你的九族都保不住了。”
“哦,贫僧孤家寡人,没九族……”姚广孝淡淡看了解缙一眼,提醒道:“你也庆幸吧,幸亏是跟着大王,大王心胸宽厚,不与你计较,要不然,你早就身首异处了!”
“胡说,我自幼学四书五经,二十一岁便高中解元,二十二岁参与政事,曾上书《太平十策》,让当今陛下称赞才学,也是你可以抹黑的?”
“对对对,称赞了之后,把你贬回乡十年,你没事给乡亲们写个对联,在墓碑上刻字,或者在别人的婚事上当个证婚人……”
“行了,别吵了。”朱拓看了两人一眼,举起一碗酒,大声道:“本王明日就要离开了,今日与大家饮酒,不醉不归!”
“不醉不归!”
朱拓满饮一口,一旁的齐泰询问道:“大王,黄子澄如今……怎么样了?”
朱拓严肃的说道:“本王没有杀他,但是罢黜了他的职位……如今他已经回乡了,估计这辈子,也没有起复的机会了。”
齐泰抱拳:“大王仁义。我与黄兄结识多年,曾一同教导皇太孙殿下……唉,这或许是黄兄最好的归宿了,希望黄兄以后能懂。”
黄子澄、齐泰、方孝孺三人,本来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辅政大臣,这三人的学问自然不必多提,能力也很强,但是缺少深谋远虑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