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他的印象中,詹徽为人谨慎,听话,故而能担任刑部尚书。并且和朝中大多数官员都不怎么来往,不得罪人,也不讨好人,为人处世比较圆滑。
但是,他今天竟然顶撞自己。
在微微的惊愕后,朱元璋瞬间恢复了冷静,眯着眼问道:“詹徽,你好大的胆子啊,朕问你,你这个刑部尚书是不想干了吗?”
詹徽取下头顶的官帽,小心翼翼的放在地上,行礼道:“陛下,大明朝廷是您一个人说的算,您说事实如何,那事实就是如何。”
“哦,那朕要是认为刘三吾有罪呢?”
詹徽苦笑道:“刘三吾今年八十有五,他为人一生坦荡,朝中人尽皆知,他身为御史大夫,为大明勤勤恳恳辛劳几十年,您何必非要治他的罪呢?”
“没想到啊,朕的孙子是一位圣人,现在朝中大臣中,也冒出了一位大圣人!好啊,好啊,倒是指责起朕的不是了,詹徽啊,赶明儿你去川蜀一趟。”
“去川蜀干什么?陛下要流放臣吗?”
“不是流放,你坐着马车,一路赶到川蜀。那里有个乐山,山里有一座大佛,你把那大佛挪开,你坐那个位置,如何啊?”
詹徽摇头道:“陛下开玩笑了,臣哪有那个本事?”
“知道就行。”朱元璋虎目紧盯詹徽,不容辩驳道:“朕将这件案子交由你负责,你就必须负责到底,要么,你查出刘三吾的罪行,给北方学子一个交代。要么,朕就换一个官员来查案,查出你和刘三吾的罪行,给北方学子一个交代!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