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拓大喜,说道:“那父皇既然不放心,就继续当皇帝呗。”
“朕就算当皇帝,又能当几年?”朱元璋冷声说道:“这未来是你的,可是听你这么说话,朕有点不放心,把这大明交给你了。”
朱拓无奈,从身上掏出一本奏章,交给朱元璋,说道:“父皇,儿臣并不是胡说八道,而是经过仔细验证过的,您看看,这是儿臣写的《北征记》,本王曾在晋地待过一段时间,感受到晋地的艰难,百姓的凋零,故而写出了这篇文章。”
朱元璋有些好奇,便仔细看起了这篇文章。
“以洪武二**北征,记其往还始末,著此书。榆木川之事,即是役也。其事世多异说,荣所记则与史符合。盖史官以其帷幄之臣,身预顾命,故用以为据。”
这篇文章,详细的写出了晋地的具体情况,存在问题,以及解决办法。在这篇策论上,没有一点虚言,看起来就是很切实际的政策方针。
“这是你写的?”
“自然是儿臣写的。”
卓敬也看了起来,这篇策论写的确实很好,摆事实,讲道理,前后一脉相承。其中关于晋地的政策有军事、政务、民生等各个方面。
如何保障百姓的温饱,如何同化蒙古诸族,如何打通西域的丝绸之路……
看着他们眼中的质疑,朱拓大声说道:“父皇,儿臣一心为民,从不曾胡闹。如今这天下之人轻视儿臣,把儿臣当做不学无术之人,可是,前几日刘三吾带着进士们,特意请教儿臣学问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