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拓心里还抱着最后一丝幻想,毕竟杨荣和石景同年龄还小,对于写八股文还不熟练,应该考不进前十名吧?
“到时候为师和你们一块去看榜,唉,你们要是考的不好,也就罢了。要是考的好,那本王就要给你们收拾收拾金银细软,帮助你们提前跑路了。”
“为什么要跑路?”石景同不解的问道。
杨荣哼了一声,说道:“你傻啊,凡是在会试中名列前茅的学子,要么就在翰林院磨炼几年,要么就是下放州府为官,师父是希望我们走第二条路,磨砺自身。”
“哦哦,原来如此,多谢师父为我们指点迷津。”
会试的卷子很快便被收拢起来,紧接着便是进行点验。
因为所有的卷子都是糊名的,所以为了防止有考官根据学子的字迹来辨认,因此这些卷子还需要由文吏抄录一遍,此后再重新编号。
等一切完毕之后,便由文吏拿着卷子,去考官那里进行批阅。
主考官刘三吾一丝不苟,他带着九名阅卷官,开始了为期数天的批阅。
一封封卷子,先由阅卷官过目筛选,若是觉得不错,便在卷子上画个圈,若是觉得不行,便在卷子上画个叉。
然后,按照圆圈数量排名,将这些卷子放在刘三吾的案头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