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供养藩王太侈,对于大明财政来说,是一个不小的负担。”布政使谢贵开口说道。
“现在不是考虑供养藩王的问题!”张昺看着屋内所有人,皱眉道:“是如今的陛下,心中有了易储的想法。诸位,你们心里都明白,皇储一事对于我们有多么重大。”
闻言,屋内的众人心中一惊。
“张大人,您莫非是在危言耸听吧?不过是京城的一些流言蜚语,何必放在心上呢?”
“是啊,皇太孙性情温和有教养,又是嫡长子,按照宗法规矩,无论如何也要立皇太孙为储君的。”
“对,皇长孙是咱们心目中的仁君,陛下不会更换储君的。”
年轻的朱允炆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,从小就系统的接受了儒家教育,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,是这些文武大臣眼中最好的仁君典范。
他不像雄才大略的朱元璋那样,大肆屠戮功臣。相反,他见到那些有才能的贤士,会主动躬身行礼,每个有才能的人在他这里,都会受到重用。
他虽然没有治政经验,缺乏治政魄力和手腕,但是这些大臣们相信,只要假以时日,朱允炆一定会成为仁君的。
所以,他们是坚定不移的支持朱允炆。
而他们齐聚在黄府,就是想询问黄子澄的意见,黄子澄可是朱允炆的老师,在这件事情上,好歹能拿出一些主意吧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