猴精一边推石球,一边喊。
石球多年未动,凹槽虽然打磨的很光滑,年代太久,也被空气所蚀,微微有点不平,移动得很慢。
随着六人将石球向滑槽推,露出的洞口也越来越大,依稀见得点草木叶子,大家兴奋起来,见到了树枝草叶,说明出口距天坑底不远。
这下,大家更有干劲儿,使出吃奶的力气,嘿哟嘿哟的努力将石球推出圆弧槽到凹槽口,将推它向凹槽另一端。
当石球滚上凹槽,凹槽向另一边斜倾,石球推起来轻松多了,与此同时,连接斜坡的斜形滑槽上端慢慢向下沉,那挡石球的挡板没动,一只石球缓慢的向下沉。
猴精四眼黑锅头发现变化时惊得差点没尖叫,如果那个石球下沉,从滑槽里滚出来,会重新堵住出口或者把他们砸成肉酱。
敖大师观测一阵,安抚三人不要慌,机关应该是翘翘板原理,底下的石球往凹槽移去,上面的石球就会下沉,只有当挡出口的一颗石球部移至凹槽,上面的石球才可能滚下来重新堵住洞口。
相对于猴精几个的大惊小怪,燕行荣宠不惊,有临危不惧的英雄本色。
大伙儿将石球移开到洞口露出三分之二的宽度,先让石球静止,保持住平衡,他们先侦察出口情况。
出口在距天坑底面约一米高的地方,天坑深七十几米,底部宽六十几米,从下往上看,真正的是坐井观天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