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王廉是在弹劾郑绍钧,但谁都会联想到黄玉成,毕竟朝廷上“倒黄派”本就势大。
    基于此,郑绍钧本人是否有失职,反倒变得不那么重要,因为这已经牵涉到了党争。
    朝臣之间这些弯弯绕,陈啸庭此时还看不明白,但他却对郑绍钧有些了解。
    这位靖安军节度使,典型的投笔从戎之人,多年来一直都在东南抗击倭寇。
    虽然也如王廉所说那般,并未能将倭寇完全剿除,但却不代表郑绍钧没有功劳。
    在靖安军成立之前,倭寇之患可比现在严重多了,最恶劣时甚至攻占了江南省十几个县。
    再看如今,在郑绍钧的多年来经营之下,倭寇被重伤了元气,根本不可能再有当初的凶危。
    虽仍有登岸劫掠之举,但都会被迅速击溃,实在是算不得太大隐患。
    需要说明的是,郑绍钧所掌靖安军人手仅不到两万,却要防守一千多里的海防,本身就具有极大苦难。
    就在陈啸庭脑海中想着这些之时,却见朝班中有人占了出来道:“臣附议!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